-
借力24亿要约收购 中国城乡欲盘活碧水源“一潭死水”
改旗易帜投入央企怀抱的水处理龙头碧水源(300070.SZ),近日再添新一轮资本运作。
7月26日晚间公告,碧水源控股股东中国城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城乡")向除收购人及其一致行动人以外的碧水源全体股东发出的部分要约收购,要约价格为6.00元/股,要约收购股份数量为4.07亿股,合计斥资24.4亿,增持公司股比11.23%。 -
寻找新航向 科兴生物、西藏药业、康泰生物、康希诺等应对业务变量
近日,康泰生物(300601.SZ)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亿元~1.3亿元,同比下降61.37%~70.29%;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8.28亿元,同比增长73.72%。
数据显示,这是康泰生物2017年上市以来,净利润下滑最大的一次。 -
多家A股上市银行限售股面临解禁 银行资产质量将进一步改善
数据显示,8月至12月多家A股上市银行限售股面临解禁,数量合计超700亿股,解禁股的市值粗略计算超3200亿元(以8月2日收盘价计算),高于去年全年银行股解禁市值。
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银行股解禁整体影响预计有限。在银行高管频频出手增持的背景下,投资者对银行股的信心有望进一步恢复。此外,随着经济稳步复苏,银行业绩与资产质量将持续改善,板块估值修复可期。
-
公募基金开启密集调研模式 484家获得了公募基金的关注 新能源 高端制造最受关注
进入7月,公募基金开启密集调研模式。
数据统计,截至8月2日,7月以来已有622家上市公司接待机构调研,其中484家获得了公募基金的关注。从行业看,基金公司调研行业较为分散,涉及化工、电子原件、半导体、医药等板块,其中新能源、高端制造最受关注。
-
北方稀土欲提高稀土精矿的采购成本 包钢股份希望取得股东理解和支持
北方稀土欲提高稀土精矿的采购成本,但是相关议案因中小股东反对而被否决。北方稀土与包钢股份的相关交易是否继续,又将以何种价格进行交易?双方为何执着于上调稀土精矿交易价格?
-
A股年内并购数量较多 “A并A”日渐活跃产业并购依旧是主流
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求是》杂志发文提出,“发挥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支持行业领军上市公司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贯通融合和经济转型升级。”
-
机构对光伏产业链的细分领域愈加青睐 硅片薄片化和细线化切割动力进一步提升
机构对光伏产业链的细分领域愈加青睐,这次瞄准了“薄片化”技术路线。
据《科创板日报》统计,该板块核心标的如高测股份、罗博特科、美畅股份均在7月被机构密集调研。整个7月,高测股份的来访机构数高达207家;7月15日至今,美畅股份的来访机构超百家。 -
美的集团连续5年回购合计耗资252亿元 行业调整还将继续
有着“回购之王”之称的美的集团8月1日公告称,截至7月31日,公司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股份2944.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210%,最高成交价为60.05元/股,最低成交价为50.14元/股,支付的总金额为16.38亿元(不含交易费用)。这是美的集团近年来进行的第6轮回购,从其公布数据来看,目前已完成此轮回购下限的三分之二。
-
粮食短缺明年持续升温 粮食危机仍不能完全解决
尽管玉米、小麦等粮食期货价格近期有所降温,但行业人士仍然估计,粮食危机短期内难以缓解,粮食短缺的问题可能会持续到明年。
-
百强房企拿地规模同比下降55.6%,央国企货值占比超8成
今年以来,房企拿地规模同比降幅较大,但降幅继续收窄。从百强房企货值占比来看,央企、国企占比持续提升,1-7月合计占比超过8成,而民营企业占比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