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金额什么意思 可回收金额怎么算
可回收金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具体含义如下:1.在美国会计准则中,可回收金额指公允价值减去销售成本。2.在
可回收金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具体含义如下:
1.在美国会计准则中,可回收金额指公允价值减去销售成本。
2.在英国,可回收金额定义为可实现净值与在用价值孰高。
3.在中国,可回收金额的实际含义为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可回收金额可以体现商誉超额收益这一本质,是减值会计计量的标准之一。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按照固定资产下列两个金额的较高者确定:①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②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前一个金额反映了固定资产以处置方式收回成本,后一个金额反映了固定资产以使用方式收回成本。
此外,可回收金额也可以用于评估应收账款等金融资产的价值,如果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则表明出现了减值。
可回收金额的计算步骤分为三步:
1.计算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2.计算确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3.比较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取其较高者作为资产的可回收金额。
然而,如果无法可靠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或者没有确凿证据或者理由表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显著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可以将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视为资产的可回收金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邮箱:xmtyy123@126.com,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