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价税分离是什么意思(附计算公式)

价税分离是一个经济术语,指的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将商品或劳务的价款及其应征流转税款在发票中分别注明。其目的是将隐含的税款从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中分离出来,给购买商品或劳务

wu

价税分离是一个经济术语,指的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将商品或劳务的价款及其应征流转税款在发票中分别注明。其目的是将隐含的税款从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中分离出来,给购买商品或劳务的厂商和消费者一个明确的认知。

广义的价税分离泛指一切流转环节,既包括批发环节,又包括零售环节;而狭义的价税分离仅指零售环节。实行价税分离制度,消费者可持购物(购买商品或劳务)发票按有关规定向税务局(所)抵扣一部分税款。税务局(所)则根据消费者提供的购物发票核实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厂商的业务量,对厂商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以减少税款流失,并通过抵扣税款克服流转税的累退性。

价税分离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三个:

1.不含税价=价税合计÷(1+税率)

2.应纳税额=不含税价×税率

3.不含税价=价税合计-应纳税额

其中,不含税价格就是只商品的成本和利润,不包含税。

例如,如果原始价格为1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则不含税价格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不含税价格 = 100 ÷ (1 + 0.17) = 85.47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邮箱:xmtyy123@126.com,本站将立刻清除。